2013年10月29日星期二

與90後談經濟(二)

上回講到止凡跟兩位90後談及港鐵的營運模式,今日繼續當日的討論內容。除了談到港鐵,當時香港還有不少討論香港兩家電力公司加價的報導,於是我又問他們有什麼意見。


很奇怪,他們對報章經常討論的「利潤管制」都不太了解,可能家中電費都不需要他們費心,所以沒有多留意電費的變化,更不會留意電力公司加價的理據及其運作模式。

其實不只電力公司,每一家公司都會計算公司內的每項投資計劃的回報,港鐵如是,電力公司也是。計算過後,如果不值得投資的話,公司都不是「開善堂」的,投資計劃不化算就一定不會「去馬」,這是人之常情。

正常的情況之下,少至建造一條小電線,計劃亦要計算清楚回報效益才決定去做。如果是電力公司,其投資又怎會是小項目呢?發電廠、舖設電纜、變壓器及配電網等,投資額動不動過千億。這樣的投資項目,如果風險值很高,回報又不穩定,隨時又會有無限多的競爭者拉抵電費,建電廠的地又隨時會被收回,電網設備又經常破壞,試問誰會拿千億投資這樣的項目呢?

回報率不穩定,不如拿千億穩當地買入指數基金或債券,收息的回報及穩定性更勝投資電力公司。所以政府在80年代利用「利潤管制」的模式跟兩家電力公司簽下專營權。當時是13.5%的准許回報,即電力公司投資了多少的話,她們就可以按投資額的13.5%作回報指標,不足這回報的話就能加電價至足夠為止。13.5%很高吧,記得當年的利率是20厘過外呢,其實13.5%在當時是算偏低的了。

還有,如果遊戲規則改變得太密,自然增加不少投資風險,總之,當時政府跟兩電的談判是平等互利的,應該不是誰高於誰、利益輸送、官商勾結之類。

然而,這樣的合約亦有另一好處,就是保證兩電不會吝嗇向設備的投資,從而能保持香港發電系統的可靠性,相信香港電力系統的穩定度是世界數一數二的,你看美、加大停電的精彩,今天還在用60年代的電網技術,實在跟其電網合約有關,弄至誰都不想投資去改善輸電網所至。

2008年,政府跟兩電談判後把利潤率減至9.99%,當然不少市民還覺得這樣的利潤率太高,世上哪有保證賺錢的公司呢?怎會不停加電價而市民又沒有法子呢?政府到底搞什麼呢?為何傾出這樣不平等條款呢?跟前篇的概念一樣,反對是可以的,但先要了解全局,了解遊戲玩法,了解後還是不滿的絕對可以反對。

如果你是千億投資者,做什麼行業都可以,應該政府發展時需要你多於你需要政府,只要條件不太好,相信你都不會投資於某生意之上,所以每個談判都要知己知彼。兩電今天的情況是這樣的環境所演化出來的結果,是否公平?值得深思,思考這些問題,對兩位90後很有益。跟他們還有討論股票,有機會再分享。

連結:
與90後談經濟(一)
與90後談經濟(二)
與90後談經濟(三)
與90後談經濟(四)
與90後談經濟(五)
與90後談經濟(六)
與90後談經濟(七)


12 則留言:

  1. 唔知有冇機會可以會一會你,好等我80後,矛塞顿開。
    ^_^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可能你身邊亦有「貴人」,但要懂把握,從不同人身上學習,成就自我。

      刪除
  2. 匿名30.10.13

    用天然氣發電才是加費的元兇, 2009年天然氣佔發電比率只係1/4, 港府計劃到2015年將天然氣發電比率提升至50%以上,全世界都開始放棄高污染既煤發電, 自然要搶貴天然氣。呢個世界無免費午餐, 要潔淨空氣, 代價就是電費大幅加價。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同意,其實兩電每個大小投資項目都需要政府審批,所以政府不批准,兩電都不能亂來,因為大家也是按協議辦事。

      刪除
  3. 匿名30.10.13

    要明就去明,不明就不明!
    以人改變人,又談何容易!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以人改變人的確不容易,但我做到不至一次,不試試看,怎知道不能。

      刪除
    2. 匿名31.10.13

      生命影響生命,,
      push...

      互勉之...
      cleverpeople...

      刪除
    3. 這樣的確有意義。

      刪除
  4. 匿名31.10.13

    同意生命影響生命, 其實止凡兄已經種子放入他(我)們的腦袋, 希望有天可發芽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過奬,至於能吸收多少,就看他們了。

      刪除
  5. 利潤管制對於公用發展是十分重要, 除了電力公司外, 七十年代, 巴士是香港的重要交通設施, 而當年香港島的專營權是中華巴士有限公司, 但顏成坤的經營方針很舊, 沒有考慮到社會發展令市民有點金錢, 對物質(包括衣, 食, 住, 行) 的要求也提高, 他們仍以價廉作為公司的大方向, 因而巴士很舊, 班次經常不準時, 飛站等情況經常出現, 人們的投訴很多.
    港英政府曾經想收回中巴及九巴的專營權, 然後交給英國海外運輸公司接管, 但後來兩巴與政府逹成利潤管制, 令中巴可以有一定利潤水平, 否則就可以加價, 中巴才願意投資多點來改善經營環境, 市民才能夠有好一點的生活水平.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關蛇兄的分享,不至電力公司,連巴士公司都有這樣的情況,所以不是所有市場都適合開放,專營的話又沒有誘引令公司改善效率,利潤管制才有所需之處。

      刪除

熱門文章